车内设计也是日产比较常用的家族语言,上市近7年时间的蓝鸟在这个时间难以带来什么看点,配置、设计都过时了。比如中控屏区域偏向驾驶员一侧,但是目前在售车型还不如老款提供的功能丰富,像副驾驶面板处的网状设计看起来如同碳纤维材质,相比老款提供红色饰板要缺乏运动感。再就是车内多为硬塑料材质,多功能方向盘连基本的皮质都没有提供,因此平底式设计也没带来预期的效果。
2015年,日产宣布全新蓝鸟正式上市,这次这个名字总算是有了最终归属,一款专为国内年轻消费者打造的紧凑型三厢轿车,不少网友称之为换装了运动套装的轩逸。从价格来看,也确实和轩逸没有区别,而目前在售的两款车型,指导价为12.59-13.39万元,并且终端市场有1万左右优惠,因此相比起高配轩逸的价格还要亲民不少才对。可惜蓝鸟 ( 参数 | 询价 | 图片 ) 从上市至今,销量不及轩逸零头,今天咱们就借助实车,来和各位聊聊它不被认可的原因。
在柏林会议的PPT上,我们可以看到大众的品牌、整车层面主要竞争对手中包括了小鹏汽车、蔚来、比亚迪三家中国车企,当然还有特斯拉。在软件、充电/电池层面,特斯拉依然是主要竞争对手;同时充电/电池层面的对手也包括了比亚迪和宁德时代。
更为有趣的是这些车还会在国内生产销售,并且悬挂雷诺车标,也就是会出现“吉利芯、雷诺标”的车;雷诺只负责外观设计和品牌运营,吉利成为了雷诺的“技术背书企业和代工厂”;现在还不了解吉利的混动技术水平究竟如何,CMA平台打造的量产车感觉平平无奇,如果不是依托吉利汽车的强大销售网络和品牌影响力的话,这些车怕是难以热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