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0日下午,在上海车展现场,记者发现滴滴出行副总裁、小桔车服总经理杨峻现身博世集团的展台,疑似为考察和接洽汽车供应链合作伙伴。此前,有消息称滴滴已经开始启动造车项目,负责人正是杨峻,同时杨峻也是滴滴定制车D1的首席产品官,之前在滴滴D1发布会上有过亮相。
车市寒冬之下,车企存亡取决于品牌与产品的双重实力。依托超过80万用户的口碑沉淀,瑞风MPV深得客户的信赖,近期屡获大单,也映射出其背后精准的市场洞察力和强大的技术实力。相信接下来瑞风MPV还将持续发力,在行业市场赢得更多大客户选择,持续巩固“MPV制造专家”的领先地位。
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淘汰燃油汽车的计划。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(United Auto Workers)主席Rory Gamble就认为,车企在向电动汽车转型的过程中一定要谨慎。他指出,生产电动汽车所需的工人,比生产燃油车要少。他表示:“如果我们没有做好过渡,大量的工人将受到影响。”Gamble在上个月表示,在向电动汽车转型的过程中,政府必须要实现“稳定、可靠的过渡,并创造高质量的工会就业岗位,灵活适应市场需求,而不是依靠一刀切的解决方案”。
手握智能驾驶、智能座舱等硬核技术,一门心思帮助车企“造好车”之外,华为将业务范畴延伸至“卖车”环节。看上去,华为似乎一直在努力拼凑造车的“周边”。当小米、苹果等同行接连下场造车,华为究竟在等待一个怎样的时机?
有分析人士向未来汽车日报表示,华为卖车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销售渠道网络。此前,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表示,在美国禁令的打击下,华为的手机业务最好情境为华为市占份额降低,最坏情境为华为退出手机市场。也就是说,如果芯片问题得不到解决,华为的手机业务或许将无货可卖。
如果一切顺利的话,固态电池将能够大大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。宝马声称,其技术可以将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50%左右。另外,宝马还希望凭借其新技术,在未来让电动汽车的价格降到与汽油车型相同的水平。最后,该公司还将致力于电池的回收利用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