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日产的车型,大家往往会想到轩逸、奇骏、天籁之类的车型,毕竟这些车辆都有着不俗的销量,但要提起蓝鸟 ( 参数 | 询价 | 图片 ) ,除了一些上了岁数的人以外就没人知道了,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其销量惨淡,在轩逸一个月卖3万多辆的时候,它只能卖出个位数,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同为日产紧凑级轿车,销量会有如此大的差异?
一直以来,外界都认为苹果的“泰坦计划”(Project Titan)就是其造车项目。有大量证据表明,该公司正在进行造车方面的努力。最近的报告显示,苹果可能将与一家汽车制造商合作生产汽车。4月13日的报道称,苹果“非常接近”与LG和麦格纳的合资企业签署合作协议,共同生产Apple Car。
Stellantis表示,由于全球半导体芯片短缺对汽车行业造成冲击,该公司将用更老式的模拟速度表取代数字速度表。Stellantis发言人表示,“这是一种巧妙而灵活的方式,可以绕过汽车生产的真正障碍,直到‘芯片’危机结束。”
2015年,日产宣布全新蓝鸟正式上市,这次这个名字总算是有了最终归属,一款专为国内年轻消费者打造的紧凑型三厢轿车,不少网友称之为换装了运动套装的轩逸。从价格来看,也确实和轩逸没有区别,而目前在售的两款车型,指导价为12.59-13.39万元,并且终端市场有1万左右优惠,因此相比起高配轩逸的价格还要亲民不少才对。可惜蓝鸟 ( 参数 | 询价 | 图片 ) 从上市至今,销量不及轩逸零头,今天咱们就借助实车,来和各位聊聊它不被认可的原因。
手握智能驾驶、智能座舱等硬核技术,一门心思帮助车企“造好车”之外,华为将业务范畴延伸至“卖车”环节。看上去,华为似乎一直在努力拼凑造车的“周边”。当小米、苹果等同行接连下场造车,华为究竟在等待一个怎样的时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