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作为日产入门级的产品,相比日产轩逸的畅销,蓝鸟显得更加冷清,月销量在1000+的表现确实有点差强人意,虽然外观方面采用家族式的V-motion设计元素,但是整体给人的感觉还是有些“用力过猛”,而现阶段的消费者们还是更加愿意买一台相对比较中庸的车型。
外观上,日产家族式设计语言在它身上表现得非常具有辨识度,比起轩逸,更加注重线条的勾勒,笔直且具有力量感,从整体来看显得肌肉感十足,前脸为镀铬饰条组成标志性的V字造型,中网呈现出倒梯字形设计,两侧大灯在设计上显得极为狭长,即使全系均为卤素光源,夜间打开时也能给人以犀利感,与此同时发动机盖上隆起的两道线条呈外八设计,正好与大灯相配合。侧面来看,从腰线再到轮圈再到车身整体设计,都由内而外散发出跨界风格,至于车尾,将轿跑特色充分展示出来,饱满的后翼子板、扰流板呈倾斜状设计、以及双边单出的圆形排气孔用在这款车上让人觉得相得益彰!
走量车口碑好,销售不需要多做推销,消费者循着口碑来买,成交速度快。销售付出的心力低,提成就低了,也就200~500块钱左右。若是小众车,其中有玄机。因为车企发车,都是好卖的不好卖的配合着发,很多小众车卖不出去变成了库存车,这时候不但卖小众车提成高,甚至还有奖励,单车提成300~1000之间。
雷诺日产联盟创立得很早,在日产汽车在破产边缘的时候,这家车企收购日产部分股权并取得决策权,力挽狂澜拯救了这个日系品牌;而三星汽车布局的是亚太市场,能选择的技术也只有日产了,尴尬的是雷诺日产联盟创立后,雷诺汽车也选择了套用日产的技术,结果是三星汽车就是蓝鸟、骐达或者科雷傲(逍客)之流的车,这些车在没有品牌影响力的前提下,依靠品质也是难以热销的。
手握智能驾驶、智能座舱等硬核技术,一门心思帮助车企“造好车”之外,华为将业务范畴延伸至“卖车”环节。看上去,华为似乎一直在努力拼凑造车的“周边”。当小米、苹果等同行接连下场造车,华为究竟在等待一个怎样的时机?